近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发布多条微博,称骑车出行时发现大量非机动车道被侵占,自行车无路可走……多年来,我们的城市规划习惯于将小汽车交通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非机动车、行人路权被严重挤压。如今,相关管理部门逐渐意识到路权失衡的严重性,部分城市已开始尝试解决,而国外在保障非机动车路权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样值得借鉴。
近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发布多条微博,称骑车出行时发现大量非机动车道被侵占,自行车无路可走……多年来,我们的城市规划习惯于将小汽车交通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非机动车、行人路权被严重挤压。如今,相关管理部门逐渐意识到路权失衡的严重性,部分城市已开始尝试解决,而国外在保障非机动车路权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样值得借鉴。
非机动车出行遭遇“无路可走”的窘境
路权是交通参与者根据交通法规的规定,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在道路上进行道路交通活动的权利。理想状态下,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应各行其道,在相应区域内享有并行使各自的权利,其他交通参与者不得侵犯。然而在实际中,很多城市经常会出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抢行等现象,侵占路权现象尤为突出。
☞ 私家车违法停放,侵占非机动车道:许多城市虽设有非机动车道,但由于大量私家车的违法停放,侵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行为日益严重,致使日常出行的非机动车、行人不得不选择“借道而行”。
▲图:私家车违法停放在非机动车道
☞ 交通设施不完善,借道行驶成常态:由于现有非机动车道数量较少,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又缺乏有效隔离措施,造成机动车、非机动车借道行驶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上下班早晚高峰时段,非机动车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
保护非机动车路权 国内多地已推出相应措施
为确保非机动车路权,各地管理部门对其加大关注的同时,也相继着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以改变非机动车“无路可走”的现状。
❖ 北京:推进非机动车道的建设与治理,改善通行条件。
2017年10月,有媒体报道北京已开始研究试点建设全市首条封闭式的自行车高速路,将采取部分地面路段与部分高架路段结合的形式连通天通苑至中关村。道路全长9公里,双幅道路宽度可能达到5米至7米,计划于2018年逐步落地。同时,北京还计划对600公里非机动车和步道进行治理,计划于2020年完成3200公里步行非机动车系统治理完善工作,以改善通行条件,实现非机动车行驶的更快、更安全,更可以有效纾解交通拥堵。
❖ 天津:利用高科技严管机动车违停。
以往,天津公安交管部门主要通过增派警力巡查治理违法停车行为;现在,仅通过一辆移动摄录采集车即可将包括违停在内的所有违法行为全部记录下来。移动摄录设备在车顶上一共有7个摄像头,能够实时反映路面上的交通状况,从违法停放车辆旁边经过,就会自动把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记录下来,依法对违法车主进行处罚,有效减少机动车违停占道行为。
❖ 杭州:依法有效严管,采取违停记分举措确保通行路权。
2017年,杭州市继续增加违停记分严管道路数量至230条,同时强力开展执法管理。自2016年3月以来,共实施违停记分违法处罚56.2万起,其中非现场抓拍摄录52.5万起。通过刚性执法,杭州城区主次干道、两站(地铁站和公交车站)周边违法停车乱象已得到有效遏制,道路通行效率得以提升。
❖ 武汉:系统性、全方位确保非机动车通行空间连续性。
2017年7月,武汉市政府出台了《慢行交通及绿道系统规划(2017—2030年)》,计划打造以中山大道等10条慢行道路为代表的“汉口世界级城市型慢行交通示范区”。建设部门以《武汉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为指引,修复完善道路的缘石坡道,便于自行车、儿童车、轮椅通行。同时,以道路标线复线为契机,对现有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应划尽划,重新调整22条主次干道的断面设置,施划14处彩色非机动车等候区,从规划、建设、管理层面,保障慢行设施连续性、安全性。
❖ 福州:加强道路设施建设,保障各行其道。
自2016年11月开始,福州市一些新建、改建、扩建道路,都要按规定设置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宽度应大于2.5米。此外,相关部门还在福州96个路口设置右转渠化岛(路口右转与直行车道之间构成的一个三角区域,右转的机动车道可以提前右转),16个路口设置二次过街等候区,为等待红灯的非机动车、行人提供安全区域。
▲图:福州路口设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等候区
保护自行车路权 国外城市有何“高招”?
❖ 国外骑自行车出行,拥有绝对路权。
☞ 英国:交通管理部门出台交通法规,大力保护自行车路权。根据相关法规规定,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停放属于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车主将面临高达130英镑(约合人民币1130元)的罚款;警察有权视情况决定是否将违法停泊在非机动车专用道的机动车拖走,而拖车的费用也将由车主自行负担。与此同时,交通法规针对骑车者应承担的义务也做了详尽规定,包括:行驶在马路上的自行车不可偏离专门划定的非机动车道;遇到某些路段没有道,自行车可以进入机动车道,但不能进入人行道;骑车人上路时必须要戴头盔;自行车前后车灯都必须保持完好;若在夜间骑行,骑车人应穿反光衣等。骑车人若违反以上规定,警察将有权对其进行罚款。
▲图:英国伦敦的自行车高速公路
☞ 荷兰:为保障自行车在城市中的绝对路权,相关部门制定法律予以保护。比如,在混合使用车道以及狭窄路面,自行车有绝对的优先通行权;警察和法院必须严格地保护骑车人的权利;若汽车与自行车相撞,汽车将承担所有责任;对于骑自行车的老人和未成年人给予特别的保护;当汽车与行人或自行车使用者相遇时需主动让行。当然,作为骑行者也应遵守相应交通规则,若违反规定鲁莽骑行,也会面临严重处罚。
▲图:F35目前是荷兰最长的一条自行车高速公路
☞ 德国:在德国,自行车拥有非常高的权利,非机动车道只允许骑车人使用,若行人不小心进入非机动车道,应时刻注意并避让骑行者。为更好地巩固安全、便捷、良好的骑行环境,同时对驾车人和骑行者进行了系统的交通法规培训教育。此外,为保障自行车出行安全、降低事故率,德国还在相关道路交通法规中明确自行车应与机动车遵守同等规则与义务,譬如骑车人一样不能“酒后骑车”。
▲图:德国自行车道相关标识
❖ 为保障出行路权,大力建设非机动车道及相关配套设施。
☞ 瑞士:针对直行、左转的自行车,设置规范且人性化的非机动车道,同时配备交通信号灯。在较宽马路上,甚至可能会出现单向3条非机动车道。因此,在某些路段上行驶时,可能会看到路中间与路边都有骑行者。这样的非机动车道设置,避免了左转自行车完全横穿马路,与机动车分道行驶。
▲图:瑞士设置在马路中间的非机动车道
☞ 德国:重视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在全德国3.8万公里的联邦公路上,近一半的道路都修建了自行车专用道。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在主要道路上都为自行车设置专门车道,车道往往是红色的,十分醒目,且高度和人行道齐平,并与机动车道分离,从技术上杜绝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侵占的可能性。同时,对于城市中的窄路或只通过划线方式设置自行车道路段的使用,设置了严格的规定。此外,德国人在考驾照时也会学习类似的相关规定。
▲图:德国建设的自行车专属高速公路
☞ 丹麦:一方面设置独立的自行车专行道,路面铺有蓝色塑胶,且不受机动车、红绿灯等的干扰;另一方面设置与机动车道伴行的非机动车道,从高度上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依次分开,使其互不干扰。此外,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还投入近160万美元的专项资金用以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