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在天津举办第一届全国智慧交管行业峰会上,广东省交警总队指挥处副处长杨粤湘发表了《智慧新交管之导航信息采集与发布新模式》的主题演讲,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杨粤湘:
各位领导和同行们下午好,我是广东省交警总队指挥处杨粤湘。首先非常感谢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以及华为公司,邀请我来峰会进行分享。
导航信息是在智慧新警务框架之下,运用新技术,提高交管能力和服务,并为广大出行者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的尝试和经验。希望通过这次简短的交流,大家能多提宝贵的批评和指正意见。下面我将会从应用背景、挑战和机遇、工作举措、应用成效、下一步工作思路5个部分来介绍导航信息采集和发布的相关工作。
应用背景
通常,我们在用导航地图的时候会碰到一些问题,知道前方道路拥堵,但不知道为什么堵。另外,交警部门也希望把安全隐患点的信息及时发布出去。所以,广东省公安厅2017年开始做一些尝试,与高德地图等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推出了互联网+行车服务项目。这是当时广东省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行车服务包括6大类24项咨询服务,包括行车信息服务、停车信息服务、业务窗口查询导航等等。据高德地图统计,当时推出来仅一个月就服务了6800多万人次。
挑战和机遇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利用商业地图平台作为交警部门信息发布的基准平台有些业务上的不规范,同时,还存在交警部门重复录入的问题。另外,审核信息采集规范不明确,导致了信息的不严谨。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有两个抓手,一是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安交管指挥体系,二是需要有与指挥体系相互融合对接的信息采集发布平台。
工作举措
2018年,广东省公安厅开始打造智慧交管系统,智慧新警务的理念是希望在大数据驱动下进行警务机制变革,提出了八大创新警务应用和四大的赋能工程,称之为“四梁八柱”。
智慧新交管就是创新之一,通过智能感知、智a能预警、智能指挥、智能交通以及智能移动应用和智能服务来构建智慧新交管。
智能指挥,包括了指挥中心和指挥体系的建设。目前来讲,在智慧新警务和新交管的框架下,指挥中心已经实现了省级、地市、区县的业务落地。省级指挥中心实现了全网的接入,包括公安网、视频专网、互联网。在公安网端布局了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公安厅指挥云平台、陆空一体化平台、交管大数据研判平台;视频专网端布局了视频联网平台、高速公路管控平台;互联网端接入了高速公路视频云平台、高德百度滴滴、气象监测、舆情监测等,有效提升了指挥调度能力。
目前,我们基于一张图理念,打通省、市、区三级指挥业务流和数据流,真正规范化做到一张图作业指挥全流程。
指挥中心的信息采集发布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提高交通信息的发布及时性非常重要。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功能主要有采集和发布两大块,包括交通拥堵、交通管制、占道施工、事故多发点段和便民服务网点几个功能。首先,采集信息比较全面,除了通过指挥中心人工录入这一种方式之外,还通过路面民警、铁骑、巡逻民警、辅警等发现的道路信息及时录入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另外,还对接了指挥系统,可以将信息及时发布出去,同时系统内还会进行交通事件的预警和检测,感知到警情后会对接到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此外,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和110接处警系统进行了对接,交通警情可以比较快速进入到信息采集发布平台。
有了数据来源后该怎么办?通过采集、审核、发布三个功能模块定好工作职责,分别按照交通事故的类型、占道施工的类型、交通拥堵类型等等进行达标分类,按照固定格式进行信息采集,规定了数据格式、采集内容、填报方式,全部按照格式化、标准化方式进行审核发布。最后,通过跟外部发布系统多渠道关联,制定接口标准,需要对外发布的时候,可以通过接口做好对接,一键发布,发布渠道包括道路交通安全信息门户、互联网地图导航、交通广播电视媒体等等。将来,还可以跟气象预警等对接,让车主通过各种渠道都能感受到交通路况的变化。
应用成效
多管齐下,保证实施成效
好了,介绍完基本的做法以后,就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部署推广了。通过组织领导、规范先行、培训到位、稳步推进、技术对接、以考促用等措施,保证实施成效。其中,感触最深的是规范先行和以考促用。
就规范先行来讲,我们把数据格式和信息采集工作进行了规范。在规范之前吸取了互联网+行政服务的一些工作经验,以及部分地市的相关做法,然后进行研究摸索,制定了自己的一套规范,最后按照部局的规范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发布。另外一个是以考促用,考核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借助“减量控大”的工作要求,把信息的采集和发布简单扩大的同时,对全省各地交警进行考核,形成积极运用的局面。
2018年底,在深圳取得一定基础之后,又在广州佛山逐步推广。今年春运,广东省应该会在全国率先全面运用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系统。未来,会在汛期、台风、高考等重要工作节点,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信息采集发布机制。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汇报一下。
数据采集更全面,审核发布更便捷
首要成效是数据采集更全面,除了靠传统人工录入或长期固定的管制信息之外,采集方式越来越多,路面民警可及时采集临时管制情况,关键还采集了交通事故拥堵以及安全预警等需要及时发布的信息。
其次,审核发布更规范更便捷。为什么?因为这个环节如果没有做到位的话,数据发布的信息可能会口径不一致。所以,还配备了审核的岗位,并增加了分级分类分区的概念,保证审核时效性。在影响较小或区域比较集中的地方,会授权给交警支队进行调度。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还允许其一键发布。同时,会通过一些审核手段规范数据的格式。
安全预警更智能
以前,缺少信息采集和发布的渠道,到后来逐渐用文字的方式在地图或导航地图上面进行标示,但这需要驾驶员去控制导航才能发现。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语音提醒手段让驾驶员被动接受。什么意思?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不用特意去看,通过语音播报就知道前方道路的交通信息以及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应急处置更及时
一旦前方发生了事故,路面交警会进行信息的发布,很快就可以在互联网地图上看到管制信息。所以,广大车主可以比较快速地改变行车路线进行绕行,而不用扎到事故现场里面。
出行诱导更科学
一般驾驶员出行前会根据导航计划路线。我们会制定一些交警提醒或交警推荐的出行方案,避免驾驶员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或导航地图里的传统经验,扎堆往一条路上走。这类现象在春运期间比较明显,广东省在春运期间潮汐现象比较明显,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传统的拥堵路段,我们称之为导航堵。
因为导航的地图设置一般是有模板的,要分析当前的拥堵情况如何,制定一个绕行方案,利用路网资源合理分配车流,让出行更畅顺更安全。同时,线上线下互相配合,线上发布了绕线信息,线下民警会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使出行更科学更有效。
服务群众更贴心
通过全渠道的发布,让出行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交通信息。除了导航地图,还可以通过官方微博等渠道获取信息。另外,可以比较方便地将POI地点、政策放在导航信息里面发布出去,一旦需要变更一些地点,可以在平台里面自动导入,及时更新,就不会说需要导航公司去采集才有信息。
近一年来,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共发布了交通事故、管制、施工等信息22.5万条,累计服务人次98.07亿。
除了服务能力的提升,工作机制也在变革,民警更主动地去采集需要的数据,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处理看到情况。另外,交通指挥中心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和路面民警配合越来越好。此外,路面管理慢慢变成了一种服务手段,让广大出行者越来越容易接受,避免造成一些矛盾。把这种管理理念,通过采集发布平台和导航地图对接发布出去以后,交警的工作就变成一种服务,驾驶员享受的是一种服务,交警的工作效能也能提高。
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们下一步的思路是紧扣两条主线,对内构建指挥勤务新体系,对外打造交管服务新模式,将公安交管管理手段进一步转化为提升社会化服务的效能,让受众更容易接受,真正达到三个重塑的目标。
除了做好刚才讲到的采集工作以外,还会加强几大块的工作,第一个是加强移动端的功能,在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前提下,如果还是要通过对讲机到指挥中心人工录入的话,响应速度是很慢的。所以加强移动端不仅是可以通过民警的政务手机进行录入,也要让辅警能够在手机上面进行采集和录入,这样效率会提高。
我们还布局了恶劣天气预警的试点,怎么样去做预警?也是充分利用好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和指挥系统,尽量做到预警提示,让出行安全更有保障。可以通过导航地图、路上的情报板等渠道,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获得预警信息。
下一步,放眼未来,可能会基于大数据平台开展安全地图的建模研究,综合人、车、路、环境等分析预测某一条路的安全情况。
举个简单例子,广东境内的许广高速经过韶关、清远等山区,路况比较复杂。如果又遇到了恶劣天气的话,安全风险就会比较高?我们希望在这个时候可以给货车、客车等重点车辆提前推送安全预警信息,提醒注意交通安全。
我们在构想安全地图的概念,这就需要指挥系统和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密切配合,及早把信息更快速更有效更方便地推送出去。将来,利用这种信息采集发布新模式,能够促进互联网导航地图平台和对接c端的优势,营造良性共赢的健康生态,真正地为广大的出行者创造更美好的交通出行体验。
我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