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深圳市公安交通警察局指导,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支持,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中国云停车产业联盟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云停车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论坛以“融合 变革 赋能--智慧停车新发展”为主题,深圳市公安交警局科技处计算机科科长刘义发表《基于互联网停车数据在交管的实践和应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深圳市公安交警局科技处计算机科科长刘义
非常荣幸参加这个论坛,今天讲的内容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是针对停车场进出口车辆识别数据在交通管理方面的探索应用。
汇报分为三个方面:
● 第一方面是我市停车场的数据现状;
● 第二方面是基于车辆识别数据在交通管理方面的实践应用;
● 最后将对停车场车牌识别数据的应用做些展望。
深圳停车场现状数据
深圳市经营性停车场全市共有有6707个,这里未包含一些非经营型的停车场。从数据分布的量来看,福田、宝安相对比较多,数据也比较完善。
从平台的角度而言,目前有94家平台企业的数据上传平台,涉及到的厂商如图所示,在深圳本土的捷顺占比量相对还是比较大的。
从数据接入而言,深圳交警在这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互联网接入是去年上半年开始的。传统的数据接收是通过拉光纤的方式,以行政的命令或者要求各物业,各停车场,按照政府发布的标准规范进行前端建设和接入。原来这种传统的方式有一些弊端,一是建设成本比较高,包括光纤、前端投入、周期、建设成本成本都比较高。另外,物业、停车场是被动的,所以数据质量相对较差。前期有的数据传回来,但没有图片或者延时比较多,较难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且传统接入方式是交警和几千家停车场逐一对接,协调难度较大。原来我们也接入了4千多个停车场的数据,但是从数据质量来看,并不是特别好。
去年年初,得益于互联网停车平台的成熟解决方案,我们也顺应改变了接入的模式。从原有的逐一对接车场过渡为现在平台对平台的方式,协调对象也由原来的四五千家的停车场,变成了现在的94家平台,协调对接难度降低了,同时资金也大大的降低了,前端的设备投资,政府并没有花一分钱,只是按照相应的接入标准进行接入。同时,识别数据的质量也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这得益于整个收费系统是跟车牌号关联的。
所以从传统到互联网方式的改变,数据从去年到现在有了较明显的提升。我们用了一年多的过渡时间,实现了传统方式需要三四年才能接入的4000多个停车场数据,采集的数据量夜游原来每日180万的过车数据量,提升至现在每日525万条。路面上大家看到的还有其他很多车牌识别系统,比如天桥下、路口进口道、油站等位置,我们都安装了车牌识别系统进行了过车数据采集。现在全市的过车数据每天约4000万辆次,随着今年的进一步路面感知层建设完工,预计到今年年底会突破8千万,这其中有500多万是由互联网停车场提供的,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的增长,预计到年底将突破700万辆次。
今天也是针对这些数据在交通管理领域做了一些探索和应用,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交通管理的实践与应用
首先简单讲一下我们涉车应用平台架构,我们称为“车辆综合应用平台”,除了停车场,还有油站的所有卡口、路口电子警察,传统只是抓拍闯红灯的,现在不论有没有违法,只要进入路口就可以做一个过车记录。对于路面的感知能力,现在每一辆车在路面平均会被抓拍9.8次/天,这也是对城市车辆感知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论是交警自建的电子警察、车牌识别,还是互联网或者是停车场建的车牌识别,包括市场卡口等,都是统一接进来,同时也有一些电子车牌、RFID等的感知,只要和号牌识别相关的,都通过按照统一的标准接入高清平台来。对上统一支撑应用,现在不仅仅是为交警,还在公安内部全面展开应用,同时也对其他部门进行了相应的数据支撑。
就今天汇报的数据应用层面而言,我们主要遵循着“控车惠民享数据”的大原则。
所谓的“控”,一是停车场的缉查布控。以前做得比较多的是路面,有时在路面看到交警拦车,往往是天桥的下游,一些合适查车的卡口进行查车。二是手机端,移动终端会推送上游的卡口布控的车辆,比如对未年审仍上路行驶等情况,都会推送到下游卡口,点对点、端到端地推送。路面这种移动勤务我们已经做了五六年,做得比较早,也比较多,查处的力度也比较大。
但停车场以往一直是比较匮乏的,随着停车场数据的接入,现在对停车场也进行了查处布控。流程很简单,号牌识别,同步到中央的云端,后台再进行比对。黑名单或者是布控名单也是比较多,简单列了几类,有套牌的,涉案车辆的,查封的等等,通过我们的后台大数据比对出来的数据,进行预警查处。这样,民警和街头治安手持移动终端,对这个停车场以及周边几个停车场进行预订,相应的布控车辆就可以通过云终端发送预警信息了。
举个图中的例子,民警订阅了罗湖区的5个停车场的预警信息,如有布控车辆进入这些停车场,相关信息将推送到民警的手持终端进行预警,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
“控”的第二个应用,是为了保障停车场数据的准确完整,交警专门设有停车场管理部门,日常会对所有的经营性停车场进行巡查、整改,对没有按照要求报送数据的,组织辖区大队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如果是已经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未按期整改的,还会进行行政处罚,这也是移动端上进行现场巡查整改和采集相应的数据。
“控”的第三个应用是预约,深圳做得比较早的。之前对大小梅沙进行了景区的预约,当时的预约是道路区域。目前做了三个片区,大鹏、梅沙和仙湖,深圳交警的公众号都有预约的界面,通过路面卡口进行流量管控。今年年初,今年春节的迎春花市在会展中心举行,我们又部署了一套针对停车场的预约,并面向社会公布和实施了。用户可以通过公众号进行预约,在进入停车场时有两层管控方式,上游层是通过民警佩戴的智能眼镜实时采集要进入停车场的车辆信息,判断是否预约,提前预判劝离未预约车辆,下游层是通过停车场入口闸机号牌识别,对已预约的车辆抬杆放行。
所谓的“惠”,即是便民服务应用。一是无感支付,很多城市包括互联网厂商也有相关功能,深圳交警在微信上做对接,通过深圳交警统一的移动门户,或者公众号进入之后,验证身份、人脸等信息,包括号牌,推送给银联以及各银行,还有一些互联网厂商,各种渠道可以给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无感支付。
除了无感支付,在服务应用层面我们也和互联网厂商做了一些发布性的探索。包括我们和高德在2016、2017年的时候做的停车位发布,把我们这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通过高德,给C端做一个推送,提示用户在哪些地方能够找到车位。对交警来说是减少了车辆在路上找停车位的过程,减少了路面拥堵因素。
在停车场信息服务方面的第三个应用是停车场离场交管信息提示服务。针对当前市民不清楚自己车辆已超期未年审,或者有新的交通违法但未及时掌握的情况,除了通过我们星级用户注册被告知外,我们通过停车场离场闸机旁的LED屏,同样发布了相关提示信息。
我们现在正在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希望能够接下来经营性停车场和非经营性停车场,能够按照标准获取相应数据并及时向市民提供对应的信息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路面的交通安全隐患,老百姓也不会觉得冤枉。
所谓的“享”,即是数据的共享机制应用。日常的工作中,还有其他的政府部门,也需要用到停车场的相关数据,例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偏重于宏观或者是规划上的问题,所以我们提供相应的脱敏数据,规划部门用于停车用地的规划;而交通局负责路侧停车(宜停车)的管理,他也需要路外停车数据,以评估路内停车收费的标准是否合理;今年1月份,深圳市也成立了政务数字管理局,相应的数据我们也会提供,由他分发给各单位,形成了整体资源的汇聚,按照标准分发;生态环境局,主要是柴油车等的污染问题的数据,我们都是通过标准的脱敏的方式,提供给他们做相应的研究。
交管应用展望
一是数据上要更多元一些。我们也在交通运输局共管共治,例如云停车的数据,包括互联网端的、高德、百度的数据,以及现在跟发改一起做的非经营性的停车场数据等。交警现在对经营性停车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办法的,要收费,就需要过交警这一关,我们给他提供一个停车许可,对他有一个控制权。但是非经营性的就比较头痛了,我们现在的数据还比较缺乏,发改对整个行业还是投了一些资本进去的,他们是可以拿得到一些非经营性停车场的数据。所以深圳市也在搭建停车云平台,若这一块的数据源更多了以后,深入的应用会更多。
除此之外,交警同时也是管理着全市号牌发放,十年前很多套牌车,同一个号牌在不同的车上安装,引发了很多的安全隐患。这几年因为查处的增加,包括处罚力度,针对套牌改号,罚金由原来的两百、四百现在改成了五万,包括拘留等等,处罚力度的增加,此情况就明显的减少。但仍没有完全杜绝,所以在前几年公安部交研所已经在研究RFID电子车证,用RFID技术代替传统的号牌,或者相应的验证。深圳是全国的五个示范城市之一,现在安装了RFID号牌的车有20多万,主要是重点车辆,私家车暂时没有强行使用或者要求。但是电子车证有一个好处,就是100%的精准,除非采集不到,但是采集到的一定是准确的。
除了在套牌车领域的应用,在收费的层面就有明显优势,刚才我介绍的每一个车辆进入停车场都可以识别到号牌,已经很成熟。但是这种量一旦上来之后,例如一千万里面的千分之三也有3万的错误量,从比例来看虽然很低,但是对老百姓来说就受不了了。所以对准确率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收费的层面。如果是RFID推广下去,大面积的使用,对未来可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景。这不仅是公安部门在用,还有很多停车企业也很感兴趣,这也是比较好的发展方向,毕竟它在整个公共安全的交通措施是比较好的技术。还可以帮助日常的审验信息,年审等信息都可以集中在一起,重点是防伪的,拆下来就用不了的。相应的技术也是公安部计算机研究所唯一认可的一个协议。
除此之外,深圳发改和特建发一起做的停车云平台。这是国内行业的首创新模式,是直接从规划建设、数据接入、运营管理到运行评价的一体化的管理,同时也是最完整的停车数据源,我们会把相应的路面数据统一归集到一个平台展示,面向各行业的输出,可以再得到相应的非敏感类的个人数据,进行相应的发布或数据研判。
同时,停车云平台也是一个先进的技术领先。现在政府发改和交警局,还有交通局,三家为主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应是去年年底完成了全市停车一张图的扎实工作。今年,朝着这个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运行。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