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带给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物联网的兴起,标志着信息化发展开始进入智能化时代。随着物联网概念提出,浙江物流业已经开始了物联网的相关应用,其中比较典型的,通过整合车载GPS、运输车辆数据和电子路单系统实现危险货物运输线路透明化管理,通过物流通用软件推广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通过RFID感应技术实现浙江省园区的车辆"一卡通"等。
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危险货物运输路线透明管理
物联网技术应用可以解决运输线路透明管理的问题,物流运输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区域可以是出发点,也可以是终点,还包括中途经过的各种中转站、运输车辆的休息地点等等。在出发点和目的地要装、卸货物,在中途要停车休息,在每一个区域内都会有各种必要或者不必要的情况发生。针对这些行为的监控和管理就是整个物流运输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而合理的运输区域管理,使整个运输过程中处于某个区域的时候发生的情况对于货主、管理者"透明化",获得的信息准确而及时地反映到管理者这里来呢?
浙江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采取安装GPS及电子路单方式较好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实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监控,要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GPS监控管理平台与省级公共平台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公共平台实现各省级监管平台间的互联互通,上海世博会期间实现全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联网联控,没有对接的车辆不能进入上海。另外,货主也可以使用这GPS监控平台,对自己货物实现动态监控。
为了解决危险货运车辆行驶线路问题,浙江要求危险货运企业在运输危险货物前需按交通运输部规定的格式填写危险货物电子路单,发往上海的危险品车辆电子路单上传到浙江交通物流电子枢纽,路单内容包括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车牌、货物的类型和品名、驾驶员和押运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马上,电子枢纽的监控系统就显示该信息。再经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信息平台与交通运输部上海世博会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对接,上海的监控平台便掌握了该资料,并可将相关信息转发到公安、安监等有关单位。一旦该车进入上海后发生意外,相关部门可立即调出资料参考,提高应急抢险效率。
另外危险品运输车辆是世博安保车辆监管中最为严格的,为此,交通运输部要求所有入沪危险品车辆报备路单。通过电子路单报备为危险品的安全运输提供数据监控,结合重点营运车辆GPS联网联控系统,为危险品运输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的施救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确保世博期间公路交通安全。
目前,浙江省所有入沪危险品车辆均已实行电子路单报备制度和安装GPS监控系统。进入上海境内后,危险品车辆将被升级监控:出现超速、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进入上海后,或发生交通事故时,上海监控平台将自动报警,公安、安监等有关单位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浙江省部分危险货运企业在安装GPS设备的同时,还安装上摄像设备,对车辆在途中发生的情况进行摄像,通过网络传回的数据,则又能够达到防盗、阻止司机干私活等效果。一旦运输途中发生堵车等异常情况,还可以非常方便地让车辆管理者真实了解,避免误解和不必要的防范。通过驾驶室安装的视频终端(摄像头),管理者可以看到很多过去想了解但又无法了解的情况,真实了解路况,作出正确的调度决策,通过GPS和互联网技术还可以更多的给予司机提供指导、多种信息服务和帮助。
物流运输管理中,新技术的合理使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GPS表面上看来要投入一笔资金,其实这种投入对于服务质量、运输效率和杜绝无效物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收益。运用GPS手段进行"运输区域管理的透明化"实现运输区域内的有效管理,是运输过程透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运输行业发展真正的规模经济的必要手段。
推行物流通用软件,实现公共平台互联互通
物联网的出现,为解决公共平台的互联互通问题带来了新机会。但如何解决互联互通问题,也是物联网当前发展的难点之一。"物联网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应用。信息采集其实并不复杂,而信息传输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互联互通问题,解决不了互联互通问题,物联网就没有什么新内涵。目前,国家已经将物联网上升到战略技术层面来推动,互联互通问题需要在国家层面实现突破,相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问题,也一定能够在物联网推进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物流信息平台若要做到互联互通,就必须突破条块分割。所以现在的矛盾就是如何处理专网与公网、开放与整合的问题。戴定一介绍说,这方面,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宁波第四方物流平台等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在整合与开放、公网与专网关系的处理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目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获交通部正式批复,交通运输部在《关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交规划[2010]351号)中指出,组织实施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是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促进浙江省交通运输物流发展会谈纪要精神,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对现代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物流行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开展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试点示范工作十分必要。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先期开展的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在发展模式、功能架构、运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交通运输部同意将此项目作为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试点示范项目。
文件还提出: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试点示范项目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建设公益性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试点示范工作,提出现代物流信息交换和共享的解决方案,建立物流信息及数据交换的标准规范,探索交通行业促进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及发展模式,总结交通行业推动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浙江为推进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建设,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指挥部和管理中心,完成了公共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技术规范,目前投入人员200多人、4000多万资金,"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一期产品"L1000"于2009年7月份正式发布。目前已建成1个管理中心、部署了4个数据交换服务器;推出了普通运输等3个物流管理通用软件;提供了车货交易、公共信息2类物流信息公共服务;连接了电子口岸、传化等6个相关系统。在建的项目有4-16号交换服务器,电信手机物流应用,仓储、货代、运输等7个主流软件接口改造、园区港区一卡通工程。在做前期的有货物跟踪等10个项目。系统已成功在小件快运、普运业务处理、危险品电子路单上报、园区港区一卡通等方面进行了应用;近2000家企业使用系统进行业务处理,利用公共平台日数据交换量10万条。
在省级物流基地开展集装箱RFID试点
物联网中有一种比较重要技术的应用即如射频识别(RFID)使用,浙江省物流基地"园区通"工程由全省12家重点扶持物流基地发起,协会全面推进,行业进行监督指导,以5个部省共建物流基地为龙头,以港区和省市重点扶持物流基地为重点推进建设,构筑物流基地信息网络。
园区通依托载体:通过物流园区港区信息管理系统和车辆射频卡,实现全省物流基地间的信用共享和车辆互通效果。一是以车辆无线射频卡(RFID卡)为载体的"一卡通",各园区港区一方发卡,其他园区港区车辆进出卡口就可以通用;二是以物流园区港区信息系统为载体的信息共享,通过与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连接,实现信息尤其是信用信息互联共享。
通过园区通工程建设,可以实现"一方发卡,各地通行;一地失信,各地全知"的目的,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和车辆信用追溯能力,提升企业管理能力;能减少各物流园区对货运车辆重复发卡,防止一车多卡,为运输企业和车主降低物流经营成本,利于提高车辆进出各物流基地的效率,便于驾驶员在全省各物流基地内畅行。
联系人:马有明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公路运输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