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与观点 > 正文

“智慧交通”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6-11-21 09:51:52   来源:新华社   作者:    评论:0

  智能红绿灯、交通“云平台”、“门对门”的城市公交换乘系统……在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上,如何让城市交通更加智慧,成为规划工程师和交通从业者关注的话题。

  在他们看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普及,驾驶和出行的便捷化将是大势,但还需要道路规划、科学管理等共同发力。

  信号灯“太笨了”

  家住沈阳市浑南区的李先生驾车上班,一路上经过的十几个红绿灯,给他留下的最大印象是“太笨了”。“有时候,南北方向等了长长一排车,绿灯就是不亮;而东西方向的车辆已经走完,红灯还不及时到来。”李先生说,“智能红绿灯何时才能得以应用?”

  其实,沈阳城区不少道口已使用了智能信号灯,利用磁力效应来“感知”车流大小,进而调节交通信号。“但多数道口除机动车外,还有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信号系统对这些因素无法探测,需留出一定的通行时间。”辽宁天久企业集团是沈阳市交通信号服务商之一,工程师陆增喜说,“恰恰是类似限制条件,让信号灯的‘智慧’打了折扣。”

  尽管面临干扰,一些城市的交通信号系统正努力追求“智商”升级。2016年初,河北保定市对市区4条主干道上的80个路口信号灯纳入联网管理,除了给行人留足15秒通行时间,每个道口的红绿灯时长将根据车流量而定。

  山东青岛市不久前对50多条主次干道实行“绿波带”控制方式,车辆以40至50公里的时速行驶,所经过路口几乎都是绿灯。

  据青岛市交通管理者介绍,因为道路和路口情况复杂,所以“绿波带”需要在反复测试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信号,同时还需和周边区域协调。从目前来看,基本属于电脑智能和人工操控的“混合体”。

  智能“云平台”到来

  滴滴出行推广的智能交通云计算平台系统令人兴奋。这种智能“云平台”利用滴滴出行收集的交通大数据,可实现区域热力图、城市运力分析、城市交通出行预测、信号灯动态配时等综合效果。“我们还可以对现有路网作优化建议。比如,左转弯车道是留一条还是两条,哪里该修路,哪里该建桥,等等。”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章文嵩说。

  “类似平台能否支持乘客做出最优选择,以经济手段鼓励乘客避开高峰时段出行?”苏州市交通局技术人员马骏说,“比如,平台可以对非高峰期出行的乘客给予补贴,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事实上,从空间维度考虑也有利于交通调流。”章文嵩说,“比如,从A点到B点有很多车辆,司机在路径选择时,可根据每条道路的稠密度来规划,有利于每个路网的车流量保持均衡。”

  需练好“基本功”

  “国外不少主干道不允许非机动车和行人参与混行,交通信号灯排除了这些因素的干扰,其智能就容易发挥到位。”陆增喜说,“智慧交通绝非智能信号系统这么简单,还需要城市规划、道路建设、交通管理、行人守规等的配合。”

  以“绿波带”为例,其发挥功效需车速达标、没有乱停车、车流未饱和3个前提条件。为此,青岛市交警部门一边做好宣传教育,提醒司机遵守交规,杜绝乱停车。

  目前,我国内地一些地方相继开展的汽车电子车牌试点行动,将为智能交通提供新入口。据介绍,电子车牌相当于为每台车辆植入一个芯片,可随时被监测设备识别和读取,在此基础上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实现车辆、行人与智能控制系统的良性互动。新华社记者王炳坤(新华社沈阳11月16日电)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智慧交通

上一篇:徐耀赐:道路安全——交通安全技术交流会议整理稿
下一篇:河南停车产业市场待开启 智慧停车成资本追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