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星导航与车辆安全 > Telematics > 正文

比亚迪罗如忠:车企与IT思维融合需要更多时间
2014-10-30 20:21:36   来源:腾讯汽车   作者:    评论:0

  2014年10月28日,由腾讯汽车(微博)主办的中国第三届车联网沙龙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来自汽车企业、地图商、汽车供应商的多位嘉宾莅临现场,共同探讨车联网的平衡与求变。腾讯汽车新闻部主编陈瑶主持沙龙第一个议题:“融合之考——主机厂与IT企业协同共赢”。

 

  陈瑶:下面一个问题我想听听比亚迪罗总的想法,跟很多汽车比,比亚迪在车联网方面发展速度非常快,包括上个月的G5,其实有很多车联网的配置在产品有体现,在比亚迪的开发过程中,是由比亚迪方面来主导,和供应商是什么样的沟通机制。前不久东风跟华为在车联网领域进行了一个签约,我在想东风为什么不跟比亚迪进行合作,比亚迪有很好的硬件支撑,为什么不能进行合作?


  罗如忠:我想先讲一下我们的一些想法,比亚迪从造车开始,我们是事先规划,我们以前不是搞车的,我们是搞IT的,搞半导体,比亚迪我们的车联网从03年开始规划,那个时候老板的理念不是光造车,这个车跟我们车厂捆绑在一起,我们可以给他提供很多服务。我们车联网在2003年开始规划。现在这个车联网发展非常猛,然后我们也看到了腾讯进军到车联网,我觉得对汽车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从这个车联网来说,我们是最有体会的,因为我们对整车也很了解,在信息化方面更是有切身体会。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互联网公司和汽车企业之间沟通、磨合是非常艰难的,而且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即使是在我们公司内部,这两个领域的沟通都感觉到非常累,因为整车那边的人是一个模式,我们做零部件是一个模式,好在公司可以把这一块融合在一起。我认为,这并不是技术的难度,而是因为这个构架让很多技术上的解决很困难。


  互联网企业跟车企打交道的话,首先整车厂没有这个团队,是项目管理团队。从汽车的基因来说,汽车设计是以结构为主。大家知道,思维偏向结构类的人对互联网比较陌生,所以在推动互联网的时候,他们没有资源,他不懂底层,所以他脑子里面根深蒂固的没有这个基因,这个很难。正因为我们遇到了这些困难,腾讯以及其他IT企业进入车联网领域以后,有互联网的大佬进来推动的话,我们是举双手赞成的,而且非常期盼。我们也在跟他们合作,我们的手机可以对车、空调进行远程的操控,进行各种诊断,还有信息服务,反正跟车相关的我们该开发的都开发了。但是,如果说一个应用在手机上用得很方便了,再把它搬到车上,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车上要做和车相关的。这个是我们车上做IT的话对车理解,然后对IT也理解,我们选择了比较折中的。


  主持人提到以谁为主,我觉得应该这样,整车厂没有IT的基因,多跟IT交流,多吸收IT的一些东西。然后IT对车不了解,所以IT的人要去多了解车,这样的话只有两个都了解以后才可以,如果两个都不了解的话是很难融合的。一个认为我2015年就要自动驾驶,这是IT人的思路,然后汽车人认为一百年都不可能,这是两种思维。一些IT公司提出,三年搞出智能车,这是因为不懂,不懂就不怕,懂的话,你做的多了就发现一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好几年,所以你就很怕,所以汽车人不敢说15年就上路,或者25年就上路。我说一百年也不可能无人驾驶代替人,但是只能局部的,汽车的研究局部的技术可以弥补人的短缺,我们很早就开始把智能驾驶这些长处慢慢用到车了,但是很难。


  我们绝对不敢说哪一年把智能车做出来,但是IT人就敢说,IT人雄心很大。前不久,在深圳的一个论坛上,有一家IT企业的人说:“我们公司决定进军智能车,公司投很大的血本做智能车,争取多少年把智能车做出来”。我觉得,IT的人一定要了解车,了解车的特点,车是不允许犯安全性的事故的,如果出了安全问题的话,你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电子装置把人的生命置于不顾。所以很多东西基本上做到了,但是法律上和售后风险的话没有办法避免的话,车厂是不敢推的。像自动驾驶、自动刹车,这种自动的功能车厂非常慎重,不是说没有做出来了,是做出来了,但是不敢用、不敢推,这里面有很多法律问题。所以,车企必须要多接收互联网思维,IT业要多了解车,只有这样的话才能互相融合,不然融合不了,这是我回答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东风为什么不跟比亚迪合作,首先我认为东风跟华为合作的话更好一些,首先东风的话我认为他们还没有走出能够全盘掌控车的这个路,因为东风是合资的,他们正在拼命挣脱那个枷锁,就是合资方的枷锁,因为合资方中国这几年技术没有拿到,合作方中方处于很被动的地位,基本上没有话语权,所以他们拼命要从合资里面挣脱出来,然后成立自己自主的公司,然后来做技术。但是做技术他又借用原来合作公司的平台,对没有的软件没法操控,所以他必须要找很厉害的IT公司去帮他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他找华为合作是比较明智的,华为通过这个切入整车,然后逐级深入。华为我认为是中国技术第一的公司,投入的力度非常大,而且他有底层的系统、软件、通讯,他又是通讯技术的大佬,所以他跟华为合作的话是对的。


  跟比亚迪,我们虽然都是车厂,但是我们走的路不一样。比如说上汽,上汽跟我们也同样存在一个竞争关系,我们合作的话也是有程度的,合作肯定是要合作,但是合作是有程度的,你要进行深层次合作的话是有困难的,为什么他跟我合作,我认为原因主要是这两个。


  陈瑶:比亚迪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对于和IT供应商的合作,是什么心态呢?


  罗如忠:我们就是合作的。这个合作肯定是大方向,但是合作的话我们要权衡,怎么样的合作我这个项目推动越快越有利,我就怎么合作,是根据这个原则,我以什么东西把我的产品开发最快,如果我自己做最快我就自己做。我们把我们车内网做好,然后我们有两个机组给他们,他们把插口插上去,他们拿我们的车拿去调,第一年拿了一个第一名,中国智能车的第一名,是以大学去参赛的。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罗如忠 车企 IT思维

上一篇:车联网的内在思维
下一篇:刘经南—— “汽车物联网的进展、趋势及挑战”专题技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