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星导航与车辆安全 > Telematics > 正文

汽车共享的大帽子下,搞搞一线调查
2014-05-30 10:35:50   来源:车云网 作者:魏雅晴    作者:    评论:0

  最近又被一个热词刷屏:汽车共享。搜索发现相关互联网创业形式的新闻报道不少:易到用车、PP租车、AA租车、车纷享等等,不少汽车厂家如丰田、戴姆勒也在尝试以推广电动车。但凡解决位置移动的,不论租车、乘车、找人给自己开车,都说自己是共享经济下的汽车分支,倡导资源的不浪费、合理利用,环境保护。


  BUT,大帽子底下无完卵,真心不知道“共享”的是什么。是一段车内空间的同驾同乘?是汽车作为消费品的体验?还是一个市场推广的包装?


  如果共享的是汽车作为消费品的附加值,那么以豪车体验、电动车尝鲜为刺激的是否可以看作是纯粹的推广噱头?如果共享的是汽车作为工具的本质,那么打出私家车、高端服务口号的,是否偏离了共享经济所带来的资源消费“无阶级”?


  我们先明确下“汽车共享”的几个特点:它属于汽车租赁的一种;互联网重构信息、沟通、链接之下,有形资产的多方利用;资源的可扩展性;核心、实体资源的分享。明确这个定义之后再去看市场上出现的繁多名目,就能看明白哪些是蹭热点、哪些是在实践。

 


  一、摒弃伪概念?


  乱花渐入迷人眼,当一个概念被无限放大,消费者的体验少不了混乱和不明确。汽车共享说到底是汽车作为使用工具的拓展性分享,使用时间灵活、地点便捷、操作简单。这里引入第一个问题:附加了人工服务的模式算不算汽车共享?


  典型例子是易到用车、AA租车,司机/车主作为服务的一部分,添加了更多的人为因素来考核平台使用的感受,是亮点但同时也不可控、或许操作更为复杂。当个体被打包进一个整体的服务中,时间切割相对减弱,因为你没办法去要求司机/车主像物体汽车一样任你多次、重复、切割使用。


  对应的是PP租车、车纷享,平台来搭建一个交易规则。PP租车同时面向双方,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性质、服务感觉,提供服务规则、流程但不直接作为服务方参与。车纷享自购汽车,以重模式来彻底位置移动,汽车仅仅是完成服务的工具。弱化了汽车的品牌价值、消费象征,还原它的基本功能。


  好在共享经济、汽车共享的扩展面不大,只是媒体间的热炒意淫,真正传导至消费者那里的概念区分不多,他们看到的是订车、约车、用车、拿车赚钱,都比原先简单了、可操作了。这些创业公司也还不至于清晰的贴标签,合力将这一概念做大就好,受惠大家。


  二、汽车扮演什么角色?


  再来引入第二个问题:汽车共享中,汽车扮演的什么角色?这个问题是不是很好回答?当然是位置移动的工具嘛!可如果依旧拿豪华汽车的乘坐体验、租用感受当做服务宣传的一部分,工具的意味大打折扣。


  AA租车的100辆Tesla冒进脑海,汽车作为附属工具已经演变为租售服务的噱头,讨论这件事本身也早已不是汽车共享、汽车租赁的范畴。另外,最近也开始在短租租车平台上发力的AA租车或许自己也想不明白为啥大家都把它跟易到用车说到一块儿。或许它还小声抗议道:“伐开心!我不是汽车共享!”


  而作为最早引入共享概念的易到用车,一开始的高价格、私家车服务的概念也被弱化,小时计费降低、一口价等体验的拉低也可视作定位的不断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汽车和服务本身并不属于共享经济的范畴,即便提倡的都是让更多的人用车、过上好生活。出发地、目的地没错,过程不是一回事儿。


  联想到前两天易到用车与沃尔沃的实验室合作,将沃尔沃品牌车型直接引入到服务车队中。品牌的加入本身是件资源利好,但要注意如何在品牌、车型宣传与还原汽车工具属性间做好平衡。


  另外,易到用车选择将服务转嫁到司机身上,盘活私家车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了买卖双方的关系,这对标准化的服务设施要求加大,而AA租车明显的司机制服、规范动作(主动拉、开车门)也是服务标准化的步骤之一。如何对人为介入的服务提出更标准化的流程、完善体验,是个考验。


  转头看PP租车、车纷享,前者在私家车运营之中把握政策认可,后者在购置汽车的重模式之下缓步前行,但二者对汽车共享都有着明确认知:汽车本身不是重点,只作为工具使用。


  重点预告:


  概念的包装是市场推广的重要内容,无可厚非,不同公司不同风格。只要细节执行、服务落地上体验良好即可。最怕的就是,执行硬伤毁一切。


  那么这几家在执行的细节处理上又有何区别?文中提到的创业公司中,三家据点北京,车纷享扎根杭州。我们将持续“测评”,分享观察笔记,报告体更能直观、直接的告诉你,汽车共享的中国城市落地。


  如果你也对“汽车共享”的话题颇感困惑,欢迎联络我们,说道说道捋一捋还是可以哒~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汽车共享 车联网

上一篇:智能汽车:新能源与信息安全之“囧”如何破?
下一篇:Podcar+谷歌无人驾驶技术=未来智能交通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