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星导航与车辆安全 > Telematics > 正文

智能汽车:新能源与信息安全之“囧”如何破?
2014-05-30 10:30:32   来源:车云网   作者:    评论:0

  当下,即便是再传统的汽车厂商,也很难去避免科技对于汽车的渗透。从单纯的驾驶行为,逐渐延伸的对于汽车互联、安全技术的重视,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日后发展的主流方向。“智能汽车”的概念也随之而来。赋予汽车智商,使其更多地代替行驶过程中人为参与的程度,是解放驾驶员的前提。而新能源与汽车互联,则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方向。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至今还未能可靠地实现这两个目标。通过技术的成熟,环境、市场的刺激,我们逐渐接近其内核,然而距离越近,暴露的问题越清晰。新能源汽车获得政策支持,但性价比存在硬伤,而汽车互联过程中,信息安全是每个厂商都在头疼的问题。汽车智能化的“囧”境该如何破解?

 


  5月23日,基于探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及技术成果,“第四届中国汽车电子开发技术研讨会暨智能汽车技术高峰论坛(钱塘论坛)”在杭州举办。其中,来自浙大等科研学派,长安、上汽、吉利等整车企业以及新能源、科技公司的工程师针对“智能汽车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新能源“性价比”之殇


  对于新能源汽车,国内目前主推的是电动车。提起电动车,除了极简的车内构造,安静线性的驾驶感受,还有就是一直没能降下来的价格。而对于价格进入十万元的低速小型电动车,因法律法规缺乏统一标准,安全性能受到质疑,因此还不能形成普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不能一直依靠补贴活着。”海科新能源总经理廖越峰说。他曾相继担任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总工程师,如今海科新能源,将飞轮整合进变速箱,将其作为动力系统进行动力开发,以此节能。长安新能源汽车总工程师陈平也同意这一点。对于国内整车企业来说,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从销量上来说无法与汽油车相提并论,但却是未来技术的方向,必须储备。然而,目前电动车的整车开发流程、车辆设计都还不够完善,这些都不利于成本控制,导致最终出来的成品不具备价格优势。


  对于新能源市场,目前正以整车销售、租赁双向推进,但与汽油车不同,因涉及到补贴及地方政策,电动车还是以城市为单位,速度不快地爬着格子。上海今年来推行对于新能源车免费上牌政策,而杭州、武汉等二线城市也在相继放开政策。其中,杭州市政府参与的电动车分时租赁项目,也在去年7月份开始运营。


  相比于汽油车,电动车续航里程更短,目前在充电设备基数不大的情况下,更适合短途使用。电动车“社区化”,就成为了一个新的思路。浙江大学杨国青博士展示了一款小型社区型电动车aiROBOY,通过移动端开车锁车,根据行驶里程积累,后台智能调节最高车速限制,非常适合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代步。


  而对于销售方向的电动车,“性价比”的提升,除了本身的成本控制、技术进步之外,也依赖于充电设施的完善,以缓解人们天然存在的“里程焦虑”。


  汽车互联信息安全之争


  车联网几乎是带着互联网的速度,近两年在车载系统上拔地而起。按照通用汽车对于车联网概念的划分,车载互联网是用来实现车内网络搭建与信息传输,而车载物联网则是依靠智能交通与V2X技术,实现车辆之间的数据传输。而目前国内汽车车联网演进阶段,应是车载互联网的发展阶段,这其中既包含主机厂非常重视的安全功能的扩展,也包含用户兴趣盎然的娱乐信息功能的深化。


  吉利汽车研究院总工程师潘之杰表示,车联网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融合领域越来越多,对于整车厂而言,信息在交互过程中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目前,针对信息安全主要存在三大隐患: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车辆软件、数据被盗用,系统受到恶意攻击导致行驶安全问题。


  为此,潘之杰提出了信息无核或多核化的观点,认为汽车信息安全不该再由主机厂担负起唯一责任,而是将部分信息数据如位置、车速、路况等公开,通过更加开放、专业化的分工实现信息数据的处理。真正的安全并非通过限制、控制以及封闭,而是更好地进行甄别和管理。随之而来的监管体系,可与信息使用者信用挂钩,以信息使用痕迹、结果评估其信息道德,产生公信力。而信息未来也将面临增值、零成本等趋势,甚至由于信息的公开,前装后装的界限将更加模糊。


  当下,不断有科技企业涉足车联网服务,当信息安全性得到可靠保证之后,车联网数据处理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化,而这也为产品落地提供了更加持久的渠道。这之前所面临的问题,或许会随着信息逐步公开化,暴露更多,也解决更多。


  智能汽车还能“囧”到何时?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智能汽车 新能源 车联网

上一篇:布局车联网,图商正上演三国杀
下一篇:汽车共享的大帽子下,搞搞一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