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能公交 > 正文

贵阳:治堵措施公布
2013-12-17 10:48:43   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    评论:0

  12月15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初步形成的《贵阳市中心城区畅通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在综合广大市民意见建议、道路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后,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规划、交管、交通、住建等部门专题研究,初步形成的《方案》,涵盖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公交都市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管理水平提升四大板块,共有22条治堵措施。据介绍,我市将力争用五年时间,初步构建形成市民满意、出行便利、低碳绿色的现代交通体系,按照城市交通“最小交通需求、最佳服务水平、最小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占用、最小运营费用”的可持续发展标准,确保城市交通健康有序发展。


  《方案》总体分为“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公交都市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管理水平提升”四大主题,通过老城核心区功能疏减及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减少小汽车出行对道路资源的占用;通过高效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解决市民出行,吸引分流小汽车交通;通过一环外交通疏解能力的提升,以及一环内交通微循环的改善,总体提高道路资源供给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管理,不断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完善缓堵保畅工作机制。


  城市功能布局调整1、加快外围组团建设、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促进老城区疏解;2、不断优化老城区功能


  ■措施点击


  我市将采取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系列措施,包括力争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老城区行政办公58处、高校26处、市场162处、工业22处迁至规划的外围组团,引导鼓励一批省、市级医院和中小学在外围组团设置分院和分校,带动人口疏散和功能疏解。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两核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发展规模适宜、主导产业特色突出、用地空间相对独立、配套设施自成体系的功能分区。


  按照“改善面貌、活跃经济、造福百姓”的要求,促进老城区实现城市功能疏解、产业结构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历史文化延续、公共设施完善。


  ■措施解读


  交通拥堵问题的产生贯穿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各个环节。规划引领、顶层设计对于全面、系统治理城市交通问题,确保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规划布局决定了城市总体交通格局,合理布局将有效减少市民每天出行距离,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出行时间,降低对道路交通有限资源的占用。


  公交都市建设


  3、建设贵阳市环城快速铁路;4、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5、规划建设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


  6、规划建设大型交通枢纽;7、提高常规公交服务水平;8、大力实施公交路权优先;9、建立公交发展保障机制


  ■措施点击


  我市将在老城区外围花溪区、白云区等各组团之间形成大运量、高速度、公交化的快速铁路环线;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由外围快速环线和以老城区为中心,连接外围组团区的四条放射线组成,总长度116公里的快速公交(BRT)系统,沿线站点设置充分考虑主要人口聚集地及大型居住小区,起点及终点分别与各区域公交线网换乘,同时尽可能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


  以创建全国“公交都市”为平台,我市将全面系统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快速公交、干线公交、支线公交、微型公交”互为补充的“四级地面公交网络”。建设金竹、黑石头、红岩、将军山4座公交停保场,将原老城区内公交停保场逐步外迁;大力推进区域性公交总站、小区公交首末站以及公交港湾站的建设;推行公交定制服务;科学合理确定公交车辆在道路断面、路口信号等方面享有的优先权。


  ■措施解读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在目前贵阳市城市总体路网骨架及城市空间拓展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全力发展城市公交已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的首要任务,成为中心城区畅通全面纵深推进的核心内容。


  保证公交线网及时覆盖、公交服务及时跟进,一方面避免新增的有限道路资源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的社会车流所占用,形成新的堵点,另一方面通过公共交通建设引领城市开发建设(TOD模式),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同时有效缓解目前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进出交通问题。


  道路基础设施完善


  10、调整优化二环线;11、规划建设1.5环;12、增加环线之间联络干道;13、逐步完善老城区道路设施;


  14、加强停车场建设


  ■措施点击


  我市将以构建“环路+射线”城市骨架路网为目标,加快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各级道路建设。规划建设1.5环,加密外围路网;逐步打通老城区断头路,完成重要节点的升级改造,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级配合理、运行高效的路网结构。调整后的二环线由西二环、南二环、西南环线、龙水路、汤粑关路(远期新建兴业北路替代)、东北绕城环线、北二环延伸段、北二环形成合围,全长55公里。


  进一步提高城市环线与放射线交通相互转换,提高路网综合利用效率。在1环、1.5环、2环之间实现18条主要通道联络,其中已建11条、在建1条、改建1条(汤粑关路)、新建5条。


  有针对性地对一环线上交通堵点及平面交叉路口(师大交叉口、东山路交叉口等)进行升级改造;以完善老城区路网,改善交通微循环,提高道路系统整体承载力为目的,打通17条断头路(含桥梁);结合路网改造、城市建设同步对交叉路口进行拓宽改造,对主干道沿线进出交通进行优化调整,结合轨道交通重点打造地下步行系统和人行过街设施,改善人行交通环境。


  五年内累计新增停车泊位8万个以上。优化中心城区停车场布局规划,在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区域,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立体停车场,原则上一环内不再新建大型停车场。将停车场纳入市政设施建设和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形成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相互结合的建设模式,以“小而多”的机械式立体停车为主,依托轨道、1.5环快速公交、BRT射线,在老城区东、南、西、北四个进口通道处各设置一处大型“P+R”停车场(共4处),配套建设综合服务设施,促进小汽车——公交换乘交通模式的逐步推广。


  ■措施解读


  老城区建设重点是补齐旧账,提升一环线交通干道功能,贯通城市次干道,如飞山街向西延伸接新建路,省府路、永乐路向东延伸接宝山路,通过实施单向交通组织,在老城区北部形成横穿老城区东西向的单循环通道,提高现有次干道利用效率;改善老城区人行交通环境,重点是为逐步建立老城区“公交加步行”的交通主导模式打好基础;老城区外围的建设重点是通过1.5环及联络通道建设加密路网,提高外围路网综合利用效率,在一环与二环之间增加一条环线通道,一是按照“跳出一环解决一环内问题”的基本思路,增加一环外围分流道路,减少入城交通;二是增加一环周边区域(如宅吉小区)对外联络通道,有针对性地解决居民出行问题;三是通过路网加密,支撑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各区域路网系统规划建设尽量避免沿主干道沿线开发,避免由此造成的道路沿线集散交通与主干道上穿过性交通相互干扰;有针对性地增加现有大型居住小区对外交通联络通道,避免交通矛盾相对集中。


  交通管理水平提升


  15、逐步建立完善交通管理相关政策和规范;16、围绕老城区交通供求平衡,不断优化调整小客车摇号上牌政策;


  17、补充和完善电动自行车、渣土运输车辆源头管理空白;18、结合空气环境治理,扩大环保限行范围,提高机动车入户的环保标准;


  19、整顿全市停车管理;20、全力保障轨道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老城区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21、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22、不断优化交通组织管理


  ■措施点击


  我市将修订《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暂行规定》、《贵阳市停车场管理办法》等。


  在摇号政策中,将充分考虑以家庭为单位、部分拍卖、继续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等,形成结构合理、方式多样、群众满意的新模式。


  实施蓝天守护计划,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更新,扩大黄标车限行范围至二环路。


  细化对市区停车场的管理,优化停车场设置,重点针对老城区大部分市民夜间停车的刚性需求,整合有限停车资源,提高车位利用效率。同时,加强交通流量数据的分析研判,通过实时、准确、定量分析,实施道路交通路况预测播报。


  在全面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完善交通管理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老城核心区交通流总量,避免通行矛盾激化;通过次干道单向交通组织减少主干道交通压力,尽量均衡道路网交通负荷;继续推行路口“精确化”管理。完善“实时监测、实时排查、实时治理”机制,有针对性地治理交通“堵点”,改善交通环境。


  ■措施解读


  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是治理缓解交通拥堵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防止城市交通严重堵塞的最后一道防线。“双限”方式治理交通,为实施交通治本之策赢得了时间,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意义重大,关键是要与时俱进,对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调整。


  针对轨道交通建设、重要路口改造等重大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交通矛盾,针对交通压力总体上升,全力以赴,保证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保证城市交通稳定运行,保障城市公共交通正常通行,保证有限道路资源有效利用。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贵阳 治赌

上一篇:《河北省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行动计划(2013-2017年)》印发
下一篇:广东汕头:规范出租车承包经营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