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能公交 > 正文

倪胜如:智能交通最后一公里建设
2013-09-27 11:13:56   来源:中国交通技术网   作者:    评论:0

  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智能交通创新成果展”26日在安徽合肥召开。会议上午,合肥市政府副市长倪胜如以“智能交通最后一公里建设”为主题进行发言,以下为演讲实录。

 

  倪胜如:尊敬的张来武副部长,尊敬的吴忠泽理事长,各位代表,各位领导,非常欢迎大家到合肥,也非常感谢科技部和智能交通协会给我们这次良好的协会,2013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在合肥召开,这是科技部和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对我们工作的帮助和信任,在此我谨代表合肥市政府对这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借此机会简要介绍一下合肥的基本情况,合肥目前土地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7万,市区人口370万,2012年全市财政收入694亿元,合肥是全国唯一一个环抱大湖也就是巢湖的省会城市,目前合肥区域比较优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目前有六条高速铁路,七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合肥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合肥也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制造业体系非常健全,也是全国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我们的科技头衔非常多,简要汇报几项,合肥是全国的科教星世界科技联盟成员城市,国家大科学工程城市之一,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和国家首批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等,还有很。这是简要的汇报合肥市的情况。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合肥智能交通最后一公里建设,智能交通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忠泽理事长深刻阐述了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策略,我们深表认同也受益匪浅,应该说长期以来合肥市负责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城市交通装备的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行业管理和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同时我们着力搞好城市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信息服务三者有效结合,构建较为完善的智能交通管理和服务,下面从三个方面做个简要的介绍。


  一、主要做法


  1、搞好规划、注重智能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合肥市在信息资源整合方面起步较好,2012年列入信息化试点城市,当时合肥市政府就组织了信息化总体规划,提出了统一建设,宽带互联网和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重要的工程,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整合,2015年3月,合肥市在整合全市信息资源和电子信息的基础之上,成立了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成了国内首个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2011年合肥市全面启动智能交通一期项目,重要内容就是建设智能交通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这个平台的最大特点就是一级管理中心共享的平台,将原来分散在交通、运输、公交、市政等单位的智能交通交通信息资源全面整合,形成全市交通信息共享数据库,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了城管、公安、公交、交通等诸多部门的综合因素,目前已经构建了一个中心、两大平台、九条主线。合肥市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目前平均每天可以采集各类交通数据五百多条,实现了交警、运管、公交等相关交通通信资源的整合复杂,市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能够直接为老百姓提供实用的城市交通信息。


  2、抓好应用,多渠道提供交通服务。这几年我们在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上面进行了全方位、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也受了良好的教育,我们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建立了15各城市不同交通环境应用的交通信号优化,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又用统一的信号,将合肥市一千多台交通设备全部联网,提高交通系统的水平和通信效率。在公共服务方面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车载移动终端、手机等多种联线,实现服务的广覆盖,一是围绕交通拥堵等交通状况,公共交通继续查明,超载信息等方面服务网。二是开发银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软件,增强服务的便捷性、高效性。三是利用短信及网络电视等服务渠道,开展常态化服务。


  3、强化创新,做到产学研三体系相结合。一是坚持整合创新,优化资源,在平台上我们做好与省级智能交通创新平台的对接,在落实创新政策,投入创新发展资金,引进创新人才等方面,对智能交通骨干企业实行优先安排和倾斜,实现资金、自主、人才等创新资源的相对集中。二是坚持协同创新,产学研用相结合,我们既是智能交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户单位,组成智能交通产业自主创新的联盟,汇聚各单位的优势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一些重大的关键性问题。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同2002年开始,合肥市智能交通企业先后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智能交通科研系统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系统合作。


  4、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我们在发展智能交通过程中非常注重推动智能交通行业跟周边行业的合作,以此催生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液态,合肥市政府分别与各大通信运营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合肥市场向通信运营商开通公共服务信息,以丰富运营商的应用。同时我们的智能交通行业还与市场部门等公共服务机构和保险业各大商业系统广泛开展合作。


  二、几点体会


  1、规范的资源整合是前提,传统的电子政务,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资源非常分散,也无疑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为此我们一开始就打破传统模式,初步整合的前提下构建统一规划,分布实施,部门联动的主体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再分布实施各应用子系统。


  2、科学的运行是重要保障。我们采取政府主导,充分进入市场引导,创新投融资体系,注重系统投资,企业自筹,社会自筹等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3、创新的工作模式是关键环节,我们始终鼓励智能交通企业都开放式创新及协同创新的道路,创新的将用户纳入产学研体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4、良好的成果应用是主要目标。合肥市智能交通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科技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重要的用户平台实现智能交通科研创新之路和应用推广之路的深度融合。诞生一批发展性,又符合交通管理与服务的保障。


  三、未来展望


  1、我们将继续加强智能交通先进技术实际应用和基础交通知识的建设平台,全面部署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紧密联动和公交系统,进一步做好优化布点,充分挖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潜在承载能力,缓解城市压力。


  2、继续做好交通基础工作,不断的扩大交通基础的范围,进一步融合交通传感器和车载终端等设备,构建城市交通大数据的分析中心。


  3、通过智能交通信息资源的深加工和有偿服务,探索运营产业新媒体产业的模式,形成智能交通产业与信息服务业,传统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在满足互动出行个性化、动态化的同时,促进智能交通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4、进一步完善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大力推进项目、人才、基地等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推动合肥成为智能交通领域技术和人才聚集这样一种国际化的基地和开放式的科学创新的载体,支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国内国际合作,主力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支持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应用创新可持续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科技部和智能交通协会将这次年会放在合肥召开,也真诚的欢迎各位代表多提宝贵意见,也为我们合肥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乃至合肥全市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也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在肥期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倪胜如 智能交通 最后一公里建设

上一篇:镇江扬中智能公交系统正式启动
下一篇:合肥试点BRT公交优先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