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与观点 > 正文

车联网的隐私与安全问题
2013-03-23 13:10:51   来源:www.ladysslipper.com 作者:网友推不推   作者:    评论:0

  承蒙张总@低调做人张蓬 曾多次艾特我讨论东西,实在是不好意思,这次就随便乱说一点向大家学习一下。匆忙成文,想到哪说到哪,大家见谅。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车联网。这里不准备给出一个定义,只是泛泛的描述一个场景。国内一般情况下说的车联网,是指车辆通过移动通信模块,走移动通信运营商这一个途径接入互联网,说白了,就好像手机接入互联网一样。然后,会有一个车联网服务提供商(就好像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网站,建立了一些服务器一样,不管是4s店还是呼叫中心或者其它类似的东西),给车联网用户发送数据,然后从车联网用户的车辆中接收数据。之所以要明确这样的场景,是因为车联网的定义其实十分不明朗,有时会和vanet这种自组织的网络混合在一起讨论。


  其次,要分清楚隐私泄露的途径。在vanet这种自组织的网络中,车辆与车辆之间会有直接的网络通信,从而造成更多的隐私与安全问题,这个学术界正处于研究阶段,偏向于通信安全,不是我们目前讨论的范围。而我们一般情况下说的车联网,直接走通信运营商的途径,因此通信安全也不是问题,这个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也就是说,我们不用担心通信过程中会泄露我们的隐私。


  于是,车联网中的隐私泄露,和通信技术无关,基本就可以分为下面这几种情况:


  1,在用户知情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身份无关的信息。比如明确告知用户会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但最终仅仅是利用了这些位置信息,结果和用户身份无关,如仅仅是利用所有用户的信息统计出某条道路的车辆运行平均时速。


  2,在用户知情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身份相关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经过加密处理。这就好像邮件系统会获取用户密码,但用户密码非明文保存,其它人并不能因此获得用户的密码。


  3,在用户知情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身份相关的信息,但仅被用于车联网服务提供商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比如车联网服务提供商根据得到的数据,知道在某个时刻某条街道有多少辆宝马。


  4,在用户知情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身份相关的信息,并且该用户信息除了被车联网服务提供商通过恶意使用来获利以外,还有可能会被泄露给其它第三方来获利。


  5,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获取用户信息。偷偷获取用户信息这个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pc上的某些流氓软件。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现阶段,国内几乎无解。有人提出,应该让用户自行决定在什么时候上传什么样的信息,指的就是不能不经过用户同意就偷偷获取用户信息。


  这里,大家最应该关注的是第4、5条,用户或许愿意上传自己的隐私,但不代表自己的隐私可以被加以利用甚至被公布。在现行法制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我只能说,有良心的企业值得大家尊重(不过它未必能活得长久就是了)。


  车联网用户的隐私有多重要?是否所有信息都一定不能让人知道?获取车联网服务是否一定要牺牲隐私?现在,已经有企业通过“某种付费形式向用户购买数据了”,它们的做法是免费赠送sim卡和一定的流量,换取用户的位置信息,至于是否涉及隐私,就不清楚了(他们说屏蔽所有个人信息)。我个人认为,现阶段关注车联网隐私,不妨先从关注车联网用户有哪些隐私开始。


  既然车辆通过通信运营商接上网络和电话接上网络非常类似,那么大家就可以进行对比。大家用手机进行通话,通常不太担心通话内容会被泄露,大家一般情况下只是担心自己的手机号码被泄露出去。手机号码的价值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主要是因为通过手机号码获取的信息太少。相反,车联网用户的号码包含很大的信息量,车联网用户的数据非常特殊。例如,车主姓名、车牌号码可能不太重要,但是车主开的车辆价值200万还是5万,则很重要,不说别的,光是精准广告投放就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另外一些隐性的隐私泄露,危害也颇大。例如通过分析车主的长期移动轨迹,可得出车主周末去某个地点的概率。至于那些跟踪某人的车辆具体行踪这些,则反而不太可能会出现,因为这是最后的底线了。


  总结一下,就现行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接入互联网的做法,基本不用担心在通信技术上会泄露用户隐私。最大的问题仍然来自车联网服务提供商,在通信技术比较成熟的前提下,就如@狼通社-Awang 说的,隐私问题指企业对用户数据的超范围应用。现阶段来说,车联网服务提供商是以品牌为圈子的4s店和呼叫中心等,将来的车联网服务提供商必定打破这个局面从而跨品牌进行服务,那么隐私问题将会更突出。


  题外:一般而言吗,个人pc机没有特别的隐私(银行账号、密码之类的被盗不算隐私问题),个人手机号码被垃圾短信骚扰也有一定的容忍度,但是因为车机产生的隐私问题,将会更不能被人接受,这也意味着,靠山寨,靠劣质服务而生存的车联网服务提供商,不是那么好生存,使用这些服务的人,比使用邮件服务的人更注重“质”。


  再题外:车厂和4S店迟迟没有朝着开放和免费的光明大道前进,究其原因,应该是盈利模式过于单一,同时,一点也不适应互联网的烧钱模式。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车联网 隐私 安全

上一篇:交管全国“大联网” 智能交通掀建设热潮
下一篇:推动智能交通 车载计算机迎向整合应用